孙玉麟:什么是《老子》的“道”和“德”?

  • 发布者: 高丽丽
  • 作者: 高丽丽
  • 创建时间: 2015-08-06
  • 1628

“道德”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意味着“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并且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在汉语中,“道德”一词的最先使用,可追溯到《老子》。

帛书《老子》81章中,专门讨论“道”的有24章,专门讨论“德”的有6章,还有9章专门讨论道与德的关系,共计39章。全文5000余字中,71次提到道,46次提到德,共计117次。因此,《老子》的通行本被称为《道德经》。但《老子》中并无“道德”一词,而是“道”与“德”两个概念,其内涵要比“道德”一词广义且深刻的多。

两千多年来,众多学者极尽智慧对“道”和“德”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诠释。归纳起来:道,就是天地万物生发衰灭以及运行的本原、规律和法则;德,则是道的外在表现特征,即“合道者即为德”。这似乎已经回答了道和德是什么。当我们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其本原、规律和法则时,即陷入似是而非的迷糊,并且是越深入越糊涂。诚如王弼所言:“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如果说,尚有一点明确的话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即,阴阳是道运行的规律之一。

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是老子原作就语焉不详,还是以往人们研习的通行本《道德经》有误?当然,我们难以恢复老子著述的原貌,但有一个合理的逻辑:出土文物的年代越早越全就越接近作者原作。以此推理及专家考证,1972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两个版本,是现有的版本中最为接近作者原作的。已有诸多学者对其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今年新春伊始,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帛书<老子>破译报告上部--道论》,可谓是一部正本清源、振聋发聩之作。作者肖钢先生历时20多年研习,对帛书《老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创新性诠释。该书开篇就对“道”和“德”及其二者关系作了系统新颖、引人入胜的论述。

根据肖钢先生的破译,帛书《老子》的道,分为“天之道”和“人之道”,与之相对应的则是“玄德”和“德”。

一、“天之道”由三个定义构成:

第一定义:道就是使万事万物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机制和原动力(第4章),即恒道。这是基本定义。

第二定义:以大爆炸方式产生的道,以大、筮、远、反的矢量属性,生灭时空(第25章)。这是科学定义。

第三定义:道以同一性、对立统一性和随机性创生万物(第41章)。这是哲学定义。

与天之道相对应的是“玄德”:指天之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力,它是超级圆融和谐的。(第102865章)

二、“人之道”的定义:对事物进行人为组织和人为平衡的方法和能力,即可道、有道、今之道(第11446)。

与人之道相对应是“德”:指在事物内部及其之间建立起来的圆融和谐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力。在人与人之间、人与事物之间、人类社会本身建立起来的、圆融和谐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力,就是人之道建立起来的德。(第4954556370章)

纵观近代科学发展史,能够发现事物运行的机制和原动力合一的理论或定律就是伟大的科学发现。例如,被称为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成果的牛顿“万有引力”。又如,20世纪四大发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能守恒”,达尔文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潜意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等等。

“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认识论曾极大地推动并深远影响了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我们有理由期盼,“道就是使万事万物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机制和原动力”等新认知,对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能够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道对万事万物发生根本作用而且永恒不变的属性,是驱使事物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它的动态属性是原动力(反也者,道之动也);它的静态属性就是机制(弱也者,道之用也)。这对于企业管理的研究与践行都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企业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员工的原动力来自于“有名有利有未来”,如果能够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即达到原动力与机制的有机结合,就会极大的推动企业发展。

稻盛和夫倡导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华为公司独特的“内部股份制”等案例,就是将“动力与机制合一”的现代管理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