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学习习总书记北大座谈会讲话心得

  • 发布者: 徐崇
  • 作者: 文:肖丽萍
  • 创建时间: 2018-05-24
  • 2619

习大大在北大的座谈会上,对新时代的青年,提了四点要求。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这四个要求,乍一听觉得做到相当简单。然而,我一细思,却惊觉这四点中的任一点都难以完成。例如第一点“爱国”,何为“爱”?何为“国”?又为何要“爱国”?“爱”在此作为一个动词,代表着态度和行为方式;“国”则是被作用的对象,是一个抽象出来的名词,有其内涵与范围。当连自己的态度、行为方式、作用对象的内涵与范围都尚未明确的定义清楚的时候,要怎么做到“爱国”呢?比如,如果只是把“国”理解为政治的产物,那么对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来说,是不会对其予以“爱”的。与此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人像西塞罗那般认为国的存在是一种正义,那其自然便会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去对其进行守护和捍卫了。

再谈“励志”“求真”“力行”这三点,吾认为如若“励志”未达成,则其余二点也无需多谈。因为一个人自己“志”在何方都未曾知晓,求真与力行又能从何谈起?无志,求哪门学问?练的又是哪门本领?无向,力用于何处?行往于何方?

由此可见,行“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其中任一一项,都需要明确汝之行为之对象为何?须如何行为?为何须如此行为?

鸿鹄之志在何处——你的内心深处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不平凡的能力,但是前提条件是,如何找到让你发挥你不平凡的能力的“鸿鹄之志”。我们这一代的青年,生活在和平的年代,一出生没多久就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福利。我们没有经历过战争、饥饿和绝望,我们更未体验过挣扎在生存边界线上的那种无力感。当我们不需要再为生存而奔波忙碌之时,我们得暇以思考人生,思考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面对着众多选择,我们会迷茫。而让人迷惘的不仅是选择哪个专业学科,选择哪个职业从事,更大的困惑其实是,在这个时代,我们这些肩负着中国梦的青年,如何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时代的青年,是幸福还是悲哀?我想,这种状态就如薛定谔的猫,取决于你做出选择,即打开盒子的那一刻。若是找到了自身价值,便是幸福。否则,就会像梭罗所说的那样,“大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之中”。而对于如何找到自己的鸿鹄之志,唯一的答案就是去你的内心深处找寻。

独立思考,吹散内心迷雾

不幸的是,去往自己的内心深处的道路上是充满阻碍的。这种阻碍来自于方方面面,像一层又一层的浓雾,阻挡我们看清楚内心真正渴望的需求。而能够驱散这些浓雾的,唯有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说,“神所赐予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因此,唯有思考,才能将人类与造物主的距离拉近。习近平总书记说,“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世界顶级大学哈佛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独立思考,让人类从所有的地球生物中脱颖而出,站在食物链的顶端,站在了离神最近的地方;独立思考,使人拥有其独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坚韧不拔活出独有的色彩;独立思考,给予可以看透现象之后本质的力量,从而改变世界,拓展新的天地。

独立思考所能给我们带来的,一是有利于我们的人生定位和价值衡量,二是让我们拥有真实的正义,学会辨别善恶与是非。

人生定位和价值衡量

无法独立思考之人,驽钝而浑浑噩噩地生存,不知当下所为何事,更不知来向何方去往何处。于是乎,成为了陷入“平静的绝望之中”境地之人。在如今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媒体广告、报刊杂志、网络图书等信息对人们的大脑日夜不停的进行着狂轰滥炸,商业媒体和舆论专家打造的消费模式、知识模式逐渐左右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广告诱惑我们买车子、衣服,于是拼命工作买不需要的东西”。缺乏独立思考之人,便会在商业的繁华中迷失自我。

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都是别人说的样子。叔本华说,“实际上,只有自己本身的思想才具有真理和生命力。因为,只有这些才是一个人能真正、完全理解的。阅读别人的思想,如同吃别人的残羹剩饭,或穿陌生人丢弃的旧衣”。

在这个社会,人们习惯用金钱、地位和名誉来衡量你的人生价值实现,可是,这些衡量的尺度,是否真实,又是否合适《大卫.戈尔的一生》中说道,最符合人性的真谛是,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依据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来衡量。除了这些,你还可以有其他的、独属于你自己的衡量尺度。要知道,也许你的价值,是那么的独一无二,只有你自己的尺子才能够进行丈量

最真实的善与正义

独立思考不仅仅只是为了让我们这些青年去定位自己的人生,找到衡量价值的尺度,更是为了对自己身边的、社会上的,已经发生的、可能发生的或将会发生的现象,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不是盲目地进行服从

德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参加了纳粹战犯艾希曼——一个杀害了580万犹太人的中校——的审判后,她史无前例地提出了“平庸的恶”这一概念。阿伦特对艾希曼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艾希曼既不是伊阿古也不是麦克白,更远远不具备查理三世那种成为恶棍的决心。除了不遗余力地追求升迁发迹,他根本没有别的动机;就连这种不遗余力本身也没什么罪,他肯定不会杀害他的上司而取代其位置”。

用大白话来说,艾希曼只是从未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被关在玻璃笼子里的艾希曼,怎么看都是一个普通人。然而不独立思考,注定了艾希曼成为那个时代罪大恶极的罪犯。远离现实、停止思考,所造成的灾难可能要比这个人自身具有的所有罪恶动机加在一起所造成的,还要严重。因此,“唯有始终坚持辨别善恶的能力,坚持倾听内心的道德律令,个体才有可能在极权主义的统治下抵御‘平庸的恶’”。然而,这种“平庸之恶”却并不仅仅存在于纳粹极权主义之中。

实际上,从“最美乡村女教师”的故事,到对某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不作为,身边的各类事件都在验证阿伦特的洞见。在这个“点击”、“转发”即“行动”的时代,匿名作恶,毫无成本,兴许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毫无门槛,人人都可能是“凶手”

如何保证自己不是屏幕之后的“艾希曼”呢?答案唯有“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你心中便有自己的定位,有自己的尺度,你心中便自然有了一把天平。你有最真实的正义,继而你就会用你心中的那把天平来地看待这个社会,判断自己的行为的善与恶。缺乏独立思考,没有判断力,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恶的代言人。

后记

我希望,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也能够像狼那样在思想领域特立独行,不像猪那样被别人圈养。

我希望,我们这一代的青年,也能够像光那样,倡导知识理性,启蒙社会。

我希望,我们这一代的青年,能够为自己的权利,为不公平现象,为了自己心里认为是对的事情,而采取行动。

也许,在维护权利、自由、民主和正义的过程中,我们的做法不一定聪明,甚至不一定对,但是我们还年轻,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学会做出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这样,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会一直记得,曾经的我们也为自己身处的环境更加充满善意,充满美好而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