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学院)在中关村校区7号楼112会议室举办“学术茶座”第六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公管学院知识产权系李玲娟教授担任点评嘉宾,公管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郑润廷以“一篇论文撰写、修改与投稿的过程回顾”为题作报告。活动由公管学院研究生会学术部部长杨婧主持。
郑润廷以即将发表在《中国青年研究》上的《谁形塑了优绩主义?》论文为例,分享研究设计、撰写论文、论文投稿的具体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并说明应当如何回复外审意见,为各位同学论文撰写、投稿以及发表过程提供建议对策。郑润廷鼓励同学们阅读经典书籍,培养自我分析与判断的思维,体系化地汲取知识;严格把握研究选题和研究设计,根据已有文献提出当前不足与研究问题,论点是引领,论据是辅助,让数据分析服务于研究问题,以清晰明了地解释研究问题;论文的撰写、投稿、修改、录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及早开始论文写作,为投稿留出充足的时间,同时投稿不中是常有的事,同学们既要有坚韧的信念,也要有勤写的积极性。
点评与互动环节,李玲娟与同学们就郑润廷的论文《谁形塑了优绩主义?》及其撰写、投稿、修改、录用过程等方面展开交流。针对“如何选择投稿期刊”的问题,郑润廷提供了期刊评价网站作为工具,结合期刊选题内容、审稿评判标准等条件综合选择,李玲娟教授提醒同学们要积极与导师交流,根据导师建议选择投稿期刊。针对“量化研究如何将问卷题项与主要变量匹配起来”的问题,郑润廷通过已有文献的阐释进行说明,表示初次采用的测量方法需要有重要文献的支持,能够支撑起研究设计,李玲娟教授建议进行研究设计时一定要严密周全,保证数据来源、测量方法是扎实的,没有明显缺陷。最后,李玲娟教授高度肯定了郑润廷的此次分享,鼓励同学们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写作,在科研工作中不断创新、勇于突破。
本次活动为同学们创造了与优秀师兄师姐、老师零距离交流的宝贵机会,充分彰显出公管学院对学术研究的高度关注,以及积极促进学术交流的坚定信念。公管学院将持续推出形式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激发同学们参与学术研究的热情,共同营造更为浓厚、更具活力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