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公管学院陈凯华教授联合牵头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发展战略研究”系列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

  • 发布者: 徐崇
  • 创建时间: 2024-07-01
  • 897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是东中西协同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中央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抓手。面对新的发展需求,为深入、全面了解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挑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重大咨询项目“黄河流域科创大走廊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科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陈凯华作为联合项目负责人带领由我院张古鹏教授、张晶晶副教授、孙茜副教授、段炜钰特别研究助理以及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郭文波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路东柱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蔺洁副研究员、山东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薛超凯、郑州大学商学院副研究员王全景等组成的项目组,先后赴沿黄九省(区)实地走访并开展10次专家座谈会。以此为基础,项目组围绕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的现状与需求、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比较、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优化、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发展等关键问题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院院刊》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研究与对策”专题。此专题由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与陈凯华教授共同指导推进。

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现状、需求和对策研究

       黄河贯穿我国东中西部9个省级行政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带。黄河流域创新发展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路径。文章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社会发展3个方面系统分析黄河流域创新发展现状与需求,提出黄河流域实现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

       研究认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差、产业发展“倚能倚重”特征明显、民生保障能力不足,制约了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速度和质量。黄河流域必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强化宏观统筹、协同推进与深化改革,加快部署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建设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大走廊,推动形成创新引领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从加强生态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科技赋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推进科技赋能社会服务提质增效、强化重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统筹推进全流域科技体制改革5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bulletin.cas.cn/thesisDetails#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524009&lang=zh

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比较分析

       科技创新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力量,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评估与比较有助于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本研究构建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比较了省份间科技创新竞争力在不同维度的差异,并提出了提升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政策建议。文章结合科技创新赋能黄河流域获得竞争优势的现实特征,横向上考虑“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业条件-科技创新收益-科技创新影响”5个维度,纵向上考虑“实力-效力”2类指标,构建了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了多维度、兼顾规模和效率指标差异性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测度分析。

       研究认为:(1)黄河流域9个省份形成了科技创新竞争力水平差距显著的3个梯队,上游省份科技创新竞争力显著落后。(2)横向5个维度评价结果显示,科技创业条件与科技创新收益水平低下是目前制约黄河流域所有省份科技创新竞争力的关键因素。(3)纵向“实力-效力”评价结果显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处于第一梯队的山东省应着重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竞争效力,而处于第三梯队的省份(内蒙古、青海、甘肃、山西、宁夏)则应优化其科技创新竞争实力。(4)提出了实施黄河流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综合提升战略、完善黄河流域科技创业条件与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强化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对内合作和对外开放战略等政策建议。

       原文链接:http://www.bulletin.cas.cn/thesisDetails#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524010&lang=zh

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产业合理有序发展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探索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现状,厘清了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推动黄河流域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认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长期以来黄河流域产业发展倚重倚能,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严重影响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链条短、能耗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水平差、匹配度低,以及未来产业整体规划较缺乏等关键问题。为此,黄河流域亟须系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全局视野统筹规划未来产业发展领域。文章为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增强新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原文链接:http://www.bulletin.cas.cn/thesisDetails#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524003&lang=zh

 黄河流域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实现有效的跨区域创新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黄河流域整体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且对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与跃迁至关重要。黄河流域各类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的横跨各区域的创新合作网络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帮助各省级行政区及其所属城市在开放的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中充分实现信息共享。文章构建了黄河流域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中各省级行政区间的内部创新合作关系,以及流域内与流域外省级行政区间的外部创新合作关系,研究了内、外部创新合作关系网络反映出来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合作的现状。

       研究认为,黄河流域内部创新合作网络在空间上呈现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不均衡分布格局,但密度近年有所增加;外部创新合作网络起初在空间分布上也不均衡,但近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提升。研究表明,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合作仍存在诸多障碍:(1)黄河流域内部创新合作不足,大规模、整体性的创新合作网络尚不健全;(2)黄河流域跨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缺乏全方位、多层次的跨区域制度协同运作机制。鉴于此,文章提出应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完善创新协同合作体系,遵循“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合作网络—增强合作意识—协调地区法规—组建跨区域联盟—营造协同创新生态—挖掘创新合作机会”的优化思路建设黄河流域科创走廊。

       原文链接:http://www.bulletin.cas.cn/thesisDetails#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524001&lang=zh

数字技术赋能黄河流域创新发展治理研究

       数字技术应用是创新传统发展模式、实现生产力跃迁的核心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黄河及其流域创新发展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多个方面,数字技术深度赋能是其关键驱动力。文章通过聚焦数字技术赋能黄河及其流域创新发展治理,深入剖析其从“数字黄河”到“数字孪生黄河”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面临的问题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研究认为,黄河及其流域创新治理仍面临数字创新生态建设、数字治理体系建设、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安全风险防范4个方面的挑战。文章围绕当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数字技术赋能黄河及其流域创新发展治理的建议,即构建黄河科技创新生态、健全敏捷数字治理体系、强化黄河创新要素价值开发和增强黄河数字安全屏障能力,以助推黄河及其流域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

       原文链接:http://www.bulletin.cas.cn/thesisDetails#10.16418/j.issn.1000-3045.20240524004&lang=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