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经济、社会和国防发展中的科技挑战愈发复杂。以重大问题导向和重大需求导向为特征的使命型创新,正成为国家战略竞争的核心战场,推动从科学研究到技术发展再到产业创新的全过程重大科技创新范式,持续向多需求并发、多要素联动、多学科交叉的方向演进。这一趋势使创新领域的科学问题、研究内容与要素条件愈加复杂,迫切需要建立适应复杂性与系统性的创新活动研究和管理体系。
尽管我国在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与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方法经验,但在应对多系统整合、多目标耦合、多主体协同等复杂需求时,现有研究与管理体系逐渐显露出结构性矛盾。尤其在新兴技术的突变性、涌现性与演化性不断增强,以及数智技术赋能科学研究、技术发展与产业创新带来的平台化、开源化和工程化特征背景下,这一矛盾及其反映的潜在研究需求更加突出与紧迫。同时,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技术脱钩加剧,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不断暴露,进一步倒逼我国亟须面向复杂创新实践,构建科学的认知框架与工程化的实施体系。
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Innov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MSE)这一范式化的交叉研究方向,旨在弥合政策实践应对复杂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与学术理论支撑体系之间的缺口,进而构建支撑复杂创新研究与管理的适配理论框架与方法体系,从而有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强复杂创新活动研究与管理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与突破性。
二、主要内容
本文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起点,系统梳理并深入探讨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发展与历史演化,将其划分为层级化工程控制、网络化适应管理、开放化全球合作及生态化价值共创四个相互衔接、彼此交叠的演进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提炼了新时期复杂创新活动呈现的使命性、组织性、整体性与动态性四大新特征,深刻剖析了这些特征对管理科学与工程提出的全新需求。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将复杂系统科学、系统工程思想与数智技术工具等理论方法有机融合,构建面向复杂创新活动全过程研究与管理的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框架。该框架涵盖组织优化、规律揭示、动力机制、系统评价与决策支持五大核心议题,可有效解析复杂创新活动中非线性涌现、多主体协同及多目标博弈等关键挑战。最后,本文结合战略科技攻关组织、重大科技系统工程管控、复杂产品研发协同、创新体系效能评估、复杂环境决策响应及技术演化路径预测六类实例,系统阐释了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应用场景。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发展,源于全球科技创新环境、特征与趋势的持续演变,响应复杂创新活动的研究与管理需求,围绕组织管理模式、创新主体关系及创新理论方法的协同演化,不断适应创新活动复杂性的提升,形成系统性动态演进过程;第二,当前创新活动展现出使命性、组织性、整体性与动态性四大紧密关联的复杂性新特征,暴露了现有创新研究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及管理科学与工程范式在机理解析、框架设计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的系统性局限,亟须从思维认知、理论支撑、方法工具等层面进行全体系范式革新;第三,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已在诸多实践场景中应用并验证有效性,能有效破解传统创新研究与管理的结构性矛盾,提升复杂创新的科学性与可控性,优化创新活动体系的整体效能。
基于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政策研究路径,可为复杂背景下创新政策设计与治理体系优化提供有益启示:第一,增强政策体系的学习性与迭代性,强化政策设计的实验性与灵活性;第二,在顶层战略使命与底层创新探索间实现平衡,建立战略指引下多元目标探索的混合治理机制;第三,政策体系需强化跨领域协同和多尺度耦合治理,突破部门边界;第四,政策工具设计应从单点干预转向系统性组合优化,关注政策工具间的协同性与时序性,避免碎片化政策引发的机制冲突。
四、边际贡献与未来拓展
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的提出,既突破传统创新管理理论与方法,推动创新研究与管理向复杂系统范式转型;又拓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边界,提升复杂创新研究与管理的效能。本文首次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方法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创新性应用,引入创新研究与管理领域,促进学科融合与共同演化,开辟全新交叉研究方向;推动创新管理从经验归纳与局部解释,向系统性分析、工程化管控与生态化治理的新范式演进;为我国复杂科技创新的科学研究与高效管理提供系统理论支撑,契合了国家复杂创新管理的现实需求。
本文虽尝试构建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框架,为复杂背景下的创新活动研究与管理提供分析理论与方法支撑,但相关研究仍处于理论构建与方法探索的初级阶段,亟须系统性拓展研究以深化理论、完善方法。该学科随创新活动认知深化而持续发展,其理论体系与分析方法需建立动态视角以实现持续优化。这意味着,随着对创新活动及其管理认知的加深,以及社会实践对创新发展需求的增强,必须立足创新活动的现实问题,不断拓展现有理论与方法的适用边界与应用领域,并适时创造应对新场景、新问题的交叉融合理论与方法。
五、写作、投稿、修改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源于作者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需求的深刻洞察,旨在解决政策工具或制度机制与复杂创新研究及管理之间的适配难题。早在2021年,作者研究团队通过观察现实实践,敏锐认识到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发展需要多系统整合、多目标耦合、多主体协同,而当前基于线性模式或还原论视角的创新研究与管理理论方法已显不足,必须融入并发展复杂科学、系统工程等管理科学与工程理论,以提升复杂创新活动研究与管理的效能。作者在承担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持续探索,努力构建一个范式化的交叉研究方向,旨在为复杂创新研究与管理提供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在后续文章撰写过程中,团队更深刻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而紧迫的时代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一步驱动研究团队进行深度反思。
研究团队于2024年11月11日向《管理世界》投稿,历经三轮外审和多轮终审修改,论文于2025年9月5日被拟录用。在这一年的修改与学习过程中,外审专家对文章的研究立场、核心概念及研究价值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促使我们不断反思研究思路与逻辑表述,显著提升了文章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同时,团队持续同创新管理与政策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交流研讨,深化了对文章理论落点、时代前沿问题及现实政策实践关系的认知,激励我们聚焦实践发展中的真问题与真需求开展高质量学术研究。最后,我们诚挚感谢《管理世界》编辑部!学术编辑在校对环节的高效与严谨大幅提升了论文质量。
文章刊发:《管理世界》2025年第11期
陈凯华、杨一帆、徐海涛、梅亮:《创新管理科学与工程——复杂创新研究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管理世界》,2025年第11期,第1~27页。
CHEN Kaihua, YANG Yifan, XU Haitao, MEI Liang. Innov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Complex Innovation Research and Management[J].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2025, 41(11): 1-27.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8AtAY-gpshFVME-0hKO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