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为更好发挥智库建言献策职能,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建设教育强国,2月22日上午,长江教育研究院、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学院”)共同主办的“春天的约会:‘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暨2025北京长江教育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全面夯实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根基”为主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公管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院长潘教峰与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刘三女牙分别作会议致辞。
潘教峰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部分,也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智库的职责是为国建言献策,今天的论坛也是智库活动一种形式。高校智库本身就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实践,具有学科建设、智库研究和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的天然优势,希望论坛能够促进大家共同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教育强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周洪宇代表主办方发布了《中国教育政策建议书(2025年版)》。建议书聚焦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刻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系列新任务与新要求,积极应对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关键挑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孙尧应邀出席论坛并作指导发言,充分肯定了论坛在发挥教育智库建言献策职能取得积极成效,并对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的下一步研究工作做出指导和建议。
座谈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来自教育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围绕高等教育评价、高等教育的开放性、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地位提升、基层教育治理、教育资源调配、中考改革、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改革等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发展了真知灼见。
会上,由周洪宇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球知名教育智库概览》进行了新书首发。
会后,专家的相关建议将通过“两会”建议、提案、议案等方式反映给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并转国家有关部门。本次活动由湖北教育出版社与智库人才培养联盟协办,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公管学院副院长马一德,战略咨询院院务委员、人事教育处处长李颖明,公管学院教授刘继安、霍国庆、刘红等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