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古鹏 等:跨界创新——一种深度影响产业未来走向的创新模式
    随着全球科技不断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产业技术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跨越产业边界的技术创新活动正在颠覆着我们对于传统产业技术的认知。
  • 李志红:完善发现、培养、激励机制 全面增强科技人才活力
    当前社会,科技人才的竞争越发剧烈,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进步与科研投入的增长,科技领域的人才需求也随之激增。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形成完善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才能全面增强科技人才的活力。
  • 陈凯华:切实发挥科技在战胜疫情中的支撑作用
    历史充分证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御和应对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只有依靠科学技术,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战胜疫病的有效途径和解决方案。
  • 尹锋林:疫情防控工作评价要防止排名简单化思维
    当前,我国新冠疫情总体上已呈现出平稳下降趋势。在目前形势下,科学评估评价基层政府的防疫工作尤为重要,上级政府和社会公众要防止简单用病例数量来评估、评价、排名基层政府的防疫工作。
  • 肖尤丹: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共卫生应急法治的重大挑战及对策建议
    从这次新冠疫情初期发生到迅速暴发流行的过程来看,现有公共卫生应急法律制度体系的有效运行和相关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能力均受到了重大挑战。
  • 陈凯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亟须提升科技软实力
    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是我国科技事业较长时期内的核心发展目标。2016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地正式吹响“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号角,明确提出,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 李真真:推进科研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科研伦理和学风建设,惩戒学术不端,力戒浮躁之风。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而科研伦理则被认为是制约这把双刃剑的最好武器。如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伦理研究却相对滞后,这种情况已引起各国政府、科学家、伦理学家、法学家等的重视。然而,科研伦理既有通用的准则,也受到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加快设立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和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 穆荣平:中国创新发展回顾与展望
    在第十四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研究员作了《中国创新发展回顾与展望》的大会报告...
  • 穆荣平: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科学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福祉。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 陈凯华、于凯本: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的国家科研体系
    国家实验室主要围绕国家使命,从事基础性和战略性科研任务,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助,解决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专项规划》指出,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是面向国际科技竞争的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国家实验室有助于提升我国战略性和前瞻性科技能力,强化科技竞争力和话语权,是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