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20年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快速发展,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脑科学、干细胞、生物信息存储、生物育种等前沿科学技术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诸多红利。一方面,生命科学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生命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引领了医学、农业、食品、能源、环境等领域的科技进步,前所未有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授陈凯华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发展重要论述及其战略意义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基于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国内外环境,对下一阶段我国科技发展战略方向与主要着力点进行展望。
历经岁月洗礼,不少老字号资源被沉淀保留下来。然而,在激烈的现代市场竞争中,一些老字号却面临着严峻的发展挑战。
事实证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耦合,是我国成功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2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如何理解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将会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让数字经济更好地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服务?
随着中国逐渐在全球科技领域强化能力底座,作为其中一大保障体系的知识产权保护近些年变得愈发重要。
数字技术赋能社会服务模式转变,正在深刻改变政务服务、教育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养老服务、就业服务、公共安全服务的范式,加速社会服务动力变革、质量变革和效能变革,努力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对高效优质社会服务的需求。
技术标准是全球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技术标准许可是国际技术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5)刊登了我院陈凯华研究员、郭锐特别研究助理文章“我国科技人才政策十年发展与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优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