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多贵:“一带一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定海神针”
    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地区动荡加剧升温,发展鸿沟日益突出,“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民粹主义思潮有所抬头,全球治理体系深入调整,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面对这些空前的乱象、困境和不确性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投向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期待“一带一路”成为新时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
  • 赵作权、赵璐、陈芳:建立跨区域扶贫开发一体化体制
    我国集中连片分布的贫困地区,几乎占据国土面积的半壁江山,是实现全面脱贫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建立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层层推进,纵向布局不断深入,但横向布局相对薄弱,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东西协作机制已难以满足我国区域性整体脱贫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此,建议以区域扶贫委员会为主、扶贫合作区与扶贫专区为辅,建立新的横向扶贫...
  • 穆荣平: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机遇
    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如何提升创新发展支撑能力,实现创新发展?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 潘教峰:中国加速迈向世界创新中心
    当今中国,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力量和锐利武器,扮演着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动机的角色。中国的科技成就举世瞩目,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国际上越来越多的评论认为中国正在摆脱科技创新跟踪者的角色,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以赶超者的姿态,加快迈向世界创新中心。
    
  • 王毅:生态或绿色是未来文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需要在新的框架下采取综合措施和全方位发展方式转型和配套,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逐步构建以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为中心的制度体系和治理关系。
  • 白春礼: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科技供给侧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技创新活动的成败。目前,我国科技研发投入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位,专利申报数量列世界第一位,但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仍偏低,科技研发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供给侧改革。
  • 张林秀:要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
    2020年后贫困以及扶贫依然会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要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必须从现在开始关注儿童发展,将重点从经济、科技扶贫转移到教育和健康扶贫,要采取“精准扶贫”的方式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 潘教峰:科技智库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
    结合长期从事科技战略规划和科技政策研究的实践,总结出科技战略和政策研究的DIIS理论方法,即收集数据(Data)—揭示信息(Information)—综合研判(Intelligence)—形成方案(Solution)。一个完整的智库课题研究过程,首先要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全面收集各类相关数据和相关现象(Data);然后进行专业化的挖掘、整理、分析,形成客观的认知...
  • 潘教峰:从智库研究理论到科技智库建设
    在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一周年之际,就战略咨询院如何立足科技特色开展智库研究、进行战略布局等问题,潘院长以其战略视野和宽广的思维,结合长期从事战略研究和重大规划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DIIS智库研究方法,并向读者分享了他对智库研究的理论思考以及对战略咨询院的发展规划。
  • 霍国庆:科研组织一般战略研究:兼论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分类改革
    本文应用科研组织的一般战略模型对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分类改革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研究所分类改革基本符合科研组织一般战略模型的研究结论,但又存在不一致性,主要原因在于研究所分类改革的依据是经验主导的标杆管理原理而非理性主导的科研组织战略管理理论,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改进和深化研究所分类改革的对策建议。